主題: 羣芳錄
《奧德賽》第十一卷225-332行是著名的神話時代的「羣芳錄」(the catalogue of women),中古世紀很多作品都仿此路數,最有名的就是Chaucer的長詩The Legends of Good Women。史詩這段描述最迷人之處,是從死後的角度觀看,點出古代偉大女性的特質: 她們大都出身名門,最重要的是都以出名的兒子為榮。Odysseus會在這裡故意點出女性的偉大,主要是因為眼前最重要的聽眾是皇后Arete,或多或少是為了巴結她吧!
有一點很特別,這些女子當中很多都是和神生出偉大的英雄;如何解讀這種說法? 從神話故事誕生的意義思考,為了歌頌自己的祖先或是開國英雄,總得冠上一些「神話色彩」,所以,英雄被點名為神之子也是常見的事。不過,另一角度思考,這些女性似乎沒有侷限在後來社會綁住她們的家庭觀,能自由與眾神相戀相愛與生子,甚至她們的家庭都一起接受這些「婚外情」生的小孩。再回到更原初的社會,以母親做為家族的支點,仍是母系社會的觀點。
第226行提到,由地府之后Persephone鼓動與導引一窩蜂的女性亡魂,喝下Odysseus準備的血,然後一一和Odysseus對話,如Tyro, Antiope, Alcmene, Megara, Epicaste (Jocasta), Chloris, Leda,
Ariadne, Maera, Clymene, Eeiphyle。古希臘實在了不起,讓這些女性的名字一一留下,而不向中國文化,總是只留下張氏、王氏、吳氏等等。
其中的Epicaste (Odyssey 11. 271-80),就是Oedipus的母親,也是後來Sophocles寫悲劇作品《伊底帕斯王》的依據。史詩中十行帶過,但希臘悲劇卻是延伸發展成一千四百多行的劇本。
例外,這裡的 Ariadne的故事比較特別,她因為到雅典的途中看見Dionysus,所以被Artemis射死,無法和Theseus 一起回雅典(Odyssey 11.321-25)。史詩,其實是很精簡的語言,並沒多說,短短五行,留給讀者太多想像的空間。此外,每個女性後面都有一個大家族,等待詮釋,而Odysseus胡謅,難免有誤,有待考證。
延伸閱讀:
2.
專書討論: The Hesiodic Catalogue of Women: Constructions and Reconstructions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Persephone#mediaviewer/File:Locri_Pinax_Persephone_Opens_Likon_Mystikon.jpg